服务热线
15623758226
 
 


 | 名称: | anti-ARNTL antibody | 
|---|---|
| 货号: | FNab00596 | 
| 适应种属: | 人源,大鼠,小鼠 | 
| 规格: | 100ug(微克) | 
| 状态: | 液体 | 
| 纯化方法: | 免疫亲和纯化 | 
| 纯度: | 经SDS-PAGE分析,纯度大于95% | 
| 宿主: | 兔 | 
| 亚型: | lgG | 
| 存储: | 用添加了0.02%叠氮化钠和50%甘油的PBS溶解,PH值7.3,可在-20℃下保存12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 
| 免疫原: |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like | 
| 免疫原别称: | BHLHE5, BMAL1, MOP3, PASD3 | 
| 分子量: | 69-75 kDa | 
| 验证应用: | ELISA, IP, IHC, WB | 
| 建议稀释比例: | WB: 1:500-1:1000; IP: 1:200-1:1000; IHC: 1:50-1:500 | 
| UniProt ID: | O00327 | 
| 克隆性: | 多克隆 | 
| 背景介绍: | 转录激活因子, 构成昼夜节律生物钟的核心组分。 昼夜节律生物钟, 一种内置守时系统, 通过基因表达中产生的24h昼夜节律调节各种生理过程。 随后转化为新陈代谢及行为的节律。 源于拉丁文词根“circa”(about)和“diem”(day)。 作为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子, 包括代谢、睡眠、体温、血压、内分泌、免疫、心血管和肾功能。 由2种主要组分构成: 中央时钟, 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SCN); 外围时钟, 位于几乎每个组织及器官系统。 中央及外围时钟可被外界刺激所重置, 也称为授时因子("timegivers"的德语)。 主要的中央时钟授时因子是光。 由视网膜感知并直接向SCN发送信号。 中央时钟通过神经元、 激素信号、 体温及进食相关刺激引入外围时钟。 通过外部亮/暗循环校准所有时钟。 昼夜节律使机体随环境在分子层面实现时间稳态。 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每24h使蛋白表达到达峰值从而控制当某个特殊生理过程在太阳日最活跃时。 核心时钟组分的转录及翻译(如: CLOCK, NPAS2, ARNTL/BMAL1, ARNTL2/BMAL2, PER1, PER2, PER3, CRY1及CRY2)在节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而由翻译后修饰(PTMs)引起的延迟对确定节律周期很重要(tau是一个完整的节律时长)。 | 
| 图像: | ![]() 将FNab00596(ARNTL抗体)以1:600稀释度,使用海拉细胞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蛋白印记实验。 
	  |